2020-12-09古希臘哲學人文精神的特質及意義
有學者認為,“人文精神是哲學乃至人類文明中的一個重要的向度,這種人文向度肇始于古希臘早期哲學,古希臘早期哲學家們把自己對于宇宙人世的關懷稱為...[全文]
2020-12-09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基本內涵與注意問題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個說法大家耳熟能詳,但實際上真正做到并不容易。要做到,就要有科學的理論指導,以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問題進行正確、深入的...[全文]
2020-10-23懷疑主義哲學的政治觀察和啟示
在懷疑主義看來, 受制于其產生的基礎、對象、主體、結果及其外部載體等因素, 人的理性有其限度和邊界。從理性的基礎來看, 作為人的特有稟賦的理性并不...[全文]
2020-10-23張載思想文化資源開發問題與轉化路徑
要有效地、合目的性地開發利用好張載思想文化資源,不僅需要一定高度的戰略目光和開發格局,而且還需與文化市場的現實需求相結合,推動張載思想文化產品...[全文]
2020-08-29朱子有關儒者家法的議論
“家法”一詞的出現,與秦漢之際儒學的發展境遇密切相關。眾所周知,秦代“焚書坑儒”之禍,使儒家經典滅失殆盡。秦末漢初以來,由于政治與文化上的打...[全文]
2020-08-29道家“無為而治”思想的形成、內涵及意義
任何一種思想都不是憑空產生的,都是基于社會現實的需要,為了解決人類在某個歷史時期所面臨的問題。越是社會發生重大變革的時期,就越是需要新的思想、...[全文]
2020-07-08《中庸》文本世界的基本輪廓和內在意義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經典要籍。宋儒朱熹先生認為《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之作,“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現代學術界對《中庸》的研究豐富多樣,...[全文]
2020-07-08《西銘》孝論的意涵及其與
《西銘》是北宋大儒張載之名作,原名《訂頑》,旨在批評人的頑愚品性。張載將其懸掛于書房(學堂)之西牖,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后由程頤改名為《西銘》。...[全文]
2020-05-21以哲學的方式看待和對待公共危機
對任何一個與個體、集體和人類有關的事項進行哲學批判,本質上是把該事項所具有的哲學性質澄明出來,將其作為哲學性質之表現形式的原因性、普遍性和主...[全文]
2020-05-21陽明心理學體系學習觀的特點分析
陽明心學的心理學體系是以心即是理為基礎,以知行合一為核心,格物致知為途徑,順其自然為原則,博文約禮為方法,盈科而進為步驟,人本思想為特點。...[全文]
2020-03-26穆勒對傳統功利主義人性觀的改造
約翰·穆勒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社會改革者。作為當時功利主義陣營中青年一代的代表人物,穆勒在繼承導師哲羅姆·邊沁和父親詹姆...[全文]
2020-03-26犬儒學派幸福觀的理論淵源及其特征探析
在世界史上,對幸福的探討已經是大多數思想家都會去思考的問題。只是出于不同的社會現狀和歷史條件,會對同樣的問題產生不一樣的社會反思。有些思想家...[全文]
2020-02-08時代政治視角解讀魏晉玄學理路變化的原因
魏晉時期是中國哲學史發展的特殊階段,魏晉玄學是以道家老莊思想為骨架和主體,糅合儒家,調和儒道并以道家思想為本位而建立的思想體系。...[全文]
2020-02-08君子人格的內涵與具體結構分析
君子一詞,由來已久,先秦文獻中就已被廣泛使用,多用于泛指地位較高的人,而至孔子時期,君子的含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據《論語詞典》統計,在《論語》中“...[全文]
2019-12-27性格特征是一種傾向嗎?
由于行動哲學的興起與美德倫理學的回歸,越來越多的哲學家開始探討傾向(disposition)與性格特征(character trait)的關系問題。該問題的源頭可追溯...[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