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如今我國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 其也給我國戲曲藝術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 通過這些新媒體能夠有效使戲曲藝術之中原有的傳播媒介更加生動, 使得我國戲曲藝術能夠以更加現代化的方法進行傳播。有鑒于此, 本文淺談戲曲音樂元素在影視作品之中的應用。
關鍵詞:戲曲音樂元素; 影視作品; 應用;
戲曲是我國傳統文化之中的一種, 隨著時代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戲曲元素開始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 并且其出現的頻率也開始變得越來越高。在戲曲發展的早期, 其主要是在民眾聚集的市場以及其他露天的地方進行表演, 之后開始漸漸演變為在一個指定的地方進行演出。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 戲曲在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有一個特點是恒定不變的, 那就是戲曲需要一個傳遞的媒介。而新媒體就是現如今我國戲曲藝術傳遞的媒介。
一、戲曲藝術在我國的現狀
戲曲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標志性藝術之一, 其有著非常身后的文化底蘊。并且戲曲也是一種最基本、通俗易懂以及非常容易讓人接受的一門藝術。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 戲曲藝術在不斷發展的過程當中其中蘊含的奧秘也開始漸漸被民眾漸漸開發出來。戲曲藝術之中的一些綜合性、虛擬性以及節奏性等方面的特征對于我國當前和未來的發展都有著重要意義。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民眾精神娛樂的多樣性等方面的原因, 導致現如今戲曲藝術在我國開始漸漸失去民眾的歡迎, 因此將戲曲元素融入到影視作品之中, 借此有效延續戲曲藝術的傳承就勢在必行。
二、戲曲音樂元素在影視作品之中的應用
(一) 在動漫作品《大鬧天宮》之中的應用
音樂是我國戲曲藝術之中的重要組成元素之一, 戲曲音樂之中一般包括了聲腔演唱以及器樂伴奏。通過將戲曲音樂元素應用到動畫作品之中能夠有效將動畫作品之中人物角色的情感表達出來。比如在《大鬧天宮》這一動畫作品之中就采用了我國傳統樂器嗩吶和鑼鼓共同演奏出的音樂來表現出花果山的猴子們愉悅的心情, 當孫悟空出場的時候就采用莊嚴整齊的鑼鼓聲來表達出美猴王的威嚴形象, 而孫悟空在東海龍宮會務金箍棒是則采用戲曲藝術之中的打斗音樂, 充分將孫悟空喜悅和得意的心情表現了出來。
(二) 在《白蛇傳》及《梁山伯與祝英臺》之中的應用
通過將戲曲音樂元素應用到動畫作品之中, 不僅能夠有效表達出動畫人物角色的情感, 同時還能夠對動畫作品的情節進行控制以及烘托出場景氣氛。比如在動畫作品《白蛇傳》之中, 進行金山寺一戰的時候, 在該動畫作品之中通過采用緊鑼密鼓的背景音樂, 同時伴隨著青蛇和法海的打斗, 通過鑼鼓聲充分表達出了雙方交戰的激烈程度, 時而舒緩時而緊張。
而在我國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于2003年推出的《梁山伯與祝英臺》這一動畫作品之中, 祝英臺懇求父親讓其去求學, 在得到父親的答應之后, 該動畫作品中的背景音樂變成了喜慶的鑼鼓聲, 而在其故事結尾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悲劇發生之后, 背景音樂就變成了哀傷的二胡聲。背景音樂對動畫作品之中故事場景的氣氛起到了很好的調節作用, 因此將戲曲運用到動畫音效之中, 能夠有效將動畫劇情和矛盾的發展充分表現出來。
比如以板、鑼以及鼓等我國傳統民俗樂器為主的打擊樂, 該音樂的特點就是聲音非常強烈同時節奏非常鮮明, 因此通過該音樂能夠有效將舞臺氣憤渲染烘托起來, 同時有效把握戲曲節奏。除此之愛, 音樂也是動畫作品之中表達隱含思想的一個重要手段, 通過背景音樂能夠對動畫作品之中的畫面動作進行突出, 同時有效將畫面內容表達出來, 通過合理運用特色音樂能夠有效烘托出畫面氣氛, 加強動畫作品的藝術品位, 從而有效推動動畫作品的劇情發展、增強動畫作品的分為, 同時對于動畫作品的高潮迭起也能夠起到良好的烘托幫襯的作用。
(三) 在電視劇《大宅門》之中的應用
在電視劇《大宅門》之中的配樂含有著京劇的唱腔, 京劇的唱腔具備著較高的要求和觀賞性。在《大宅門》的主題曲之中含有豐富的京韻味, 其旋律具備著鮮明的特色。在該電視劇的片頭曲之中蘊含了整部劇情的縮放, 通過音樂將該電視劇人物的形象和情感有效凸顯了出來。為了將《大宅門》劇情發生時代的年代感體現出來, 劇情之中采用的配樂主要以京劇音樂和打擊樂為主, 充分將劇情發生時代的內容展現出來。
《大宅門》的劇情主要是將大家族的狀況展現出來, 通過運用京劇配樂能夠有效豐富劇情人物形象。此外通過音樂還可以讓劇情人物的形象變得更加生動, 有效將程式化京劇曲牌和電視劇之中的劇情人物有機結合在一起, 通過京劇打擊樂有效渲染了劇情人物的情緒變化, 大大加強了電視劇畫面的表現色彩。
三、結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 我國戲曲藝術要想有效傳承下去就必須要進行創新, 而通過新媒體進行傳播就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現如今戲曲音樂元素在我國影視作品之中得到了充分運用, 在有效豐富了我國影視作品的同時也促進了我國戲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許雪。戲曲音樂元素在影視作品中的應用[J].戲劇之家, 2017, 24:26+28.
[2]種芝山館主人《花天塵夢錄》, 傅謹主編、谷曙光, 吳新苗本卷主編《京劇歷史文獻匯編清代卷1專書上》[M].南京:鳳凰出版社, 2011:577.
[3]齊如山。京劇之變遷[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