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優化建議
發布時間:2018-06-27

1、當前存在的誤區
目前我國的教育現狀仍然是應試教育的主體, 對學生的培養往往還是只注重幾門考試的科目, 而忽略了教育本身的目的。音樂教育同樣是教育中的一員, 是對學生素質教育、全面發展培養中的重要環節, 是一種藝術才能的教育, 而不是其它的無用的知識。

1.1、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
雖然在新的課程改革中明確的指出要大力的提倡素質教育, 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人才, 但是由于我國的傳統的應試的教育的模式短時間內依然難以改變, 高考這個通往大學教育的門檻就依然高高在上, 人們還是只注重嚴抓學生主科的成績, 很少有學校能夠正常的給音樂課排課程, 即使有也被別的老師隨意的以各種理由占用掉。
1.2、音樂教育存在著畸形的功利心理
部分家長覺得孩子適合這方面的發展, 因此就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輔導班, 強迫他們去學習彈鋼琴, 學習彈吉他等, 這樣做的方式是嚴重錯誤的, 不僅影響了孩子的興趣培養, 還可能導致產生厭學、逆反心理等。還有就是最近幾年興起的藝考熱流, 讓很多文化課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家長看到了希望, 因此選擇讓孩子走藝考的道路等。種種跡象表明了目前我國的基礎音樂教育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仍然只停留在了表面的作用, 而忽視了音樂本身對個人成長的內在的價值
1.3、死板的教學模式
對于一些學習樂器的學生教學, 大多數的教師只會教授學生如何使用這個樂器, 能夠使學生按照固定的模式彈奏、演奏曲目, 機械的將老師教給的曲目完整的演奏下來, 特別是西洋樂器的教學, 只是讓學生會使用該種樂器, 而不是培養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音樂的魅力, 從中得到靈感, 而去創作屬于自己的樂曲。
2、具體的改進措施
2.1、充分的尊重每個學生
對學生充分的尊重, 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原則。特別是在中小學的教育中, 學生正處在從家庭到社會的轉變階段, 能夠得到正確的教育對他們以后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實際的中小學的音樂教學當中, 要做到能夠充分的尊重每個學生, 尊重他們的學習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 要明白每個人的發展肯定的會有不同點, 因此不能夠一蹴而就的教學, 而是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以及空間去學習。同時, 要能夠維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尊心, 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要能夠帶著欣賞的眼光去對待每一個人的學習效果, 不能夠因為某些學生的缺點, 膽小害羞就嘲笑他們、拋棄他們, 而應該相信他們的潛力, 鼓勵他們去學習音樂知識, 給每個學生都可以提供一個學習的平臺, 從而能夠使他們得到應有的尊重, 充分的挖掘他們的天賦潛力, 能夠做到全面的發展。
2.2、積極的引導學生
音樂課這門課程在中小學的教學課程中是娛樂性、活動性最強的課程之一, 在學生這個群體中有著十分高的人氣, 使得他們可以在枯燥的學習中得到放松, 喘息的機會。在新出臺的教學改革文件中明確的指出, 音樂的教育應當能夠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們, 使他們可以更加積極的來參加有關音樂的課堂的實踐當中, 同時能夠不斷地來鼓勵學生, 尊重每位學生對所播放音樂的理解看法。因此現在的中小學的音樂教學不能在按照老一套的模式那樣過度的學科化, 而是應該跟隨當前發現的趨勢, 順應世界的教育發展的潮流, 使得課堂中音樂的教學變得更加自由化, 讓學生能夠在參與多姿多彩的音樂活動的過程中, 開心的掌握基本的音樂的文化的知識以及相關的技能, 從而可以能夠做到增強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興趣和信心, 在學習中感到快樂。
2.3、解決當前的師資力量
目前的情況來看, 實施音樂教育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這方面師資力量嚴重不足, 現有的音樂教師專業水平不夠, 合格率較低, 沒有辦法做到全方位的教育。要想解決這個問題, 還是要從源頭抓起:一方面要加大改革和優化當前有關的教育部門和各個藝術類院校機構的力度, 調整資源投入的比例, 加大對音樂方面培養資源的投資力度, 從本質上打好基礎, 能夠為中小學源源不斷的輸送高質量的音樂人才。二是可以通過運用多種教育方面的人脈, 培訓現有的教師, 不斷的提高學校的音樂教師的專業水平。三是充分的改善音樂教師的待遇, 使目前現有的音樂教師能夠像其他的老師一樣得到相同的待遇, 不會因為待遇問題而改變自己的工作, 使他們沒有后顧之憂。這樣通過幾年的努力, 相信可以使音樂教育方面的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得到有效的提升。
作為一個成熟的教育工作者, 就應該能夠為我們的學生努力的創造一個優良的學習氛圍, 不斷的激發學生主動的學習的熱情, 拋棄原有的死板老套的傳統教育模式和教育觀點。在音樂的教學中, 需要教師不斷的引導我們的學生認識到學習不能夠僅僅局限于課堂上理論的學習, 還要學會在自己平時的生活中多多的學習, 培養我們的學生各方面的成長。
參考文獻
[1]王耀華:《世界民族音樂的文化區劃》, 《中國音樂教育》2017年第5期.
[2]陳沛:《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思考》, 《中小學音樂教育》2016年第7期.
上一篇:多元文化視域民族音樂教學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