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舞蹈與編創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策略
發布時間:2018-09-14
摘要:舞蹈教學是幼兒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本文將針對幼兒舞蹈教學的意義以及幼兒舞蹈與編創教學中存在的誤區進行詳細的分析, 其目的是探究出啟蒙教育視角下的幼兒舞蹈創編與教學策略。
關鍵詞:啟蒙教育; 幼兒; 舞蹈創編; 舞蹈教學;
舞蹈教學作為一種藝術教學手段, 能夠有效的增強孩子們的審美情趣, 在鍛煉身體的同時, 增強了孩子們的肌肉、骨骼、四肢協調能力。如何編創出適合幼兒發展的舞蹈動作, 促進幼兒發展, 已經成為當前幼兒舞蹈編創與教學工作中的重點。本文將針對啟蒙教育視角下的幼兒舞蹈創編與教學進行詳細的分析。

1. 幼兒舞蹈教學的意義
舞蹈教學能夠有效的滿足幼兒的個性發展, 讓孩子們在手舞足蹈的過程中, 促進身體的健康發展。舞蹈教學工作能夠有效的塑造孩子們獨特的個性, 通過舞蹈動作的演繹, 能夠為孩子們創設出一個良好情境, 使孩子們在跳躍與做動作的過程中感受到良好的思想浸染。幼兒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 優美的舞姿和動作可以養成孩子們清新的整體氣質, 收斂獨生子女驕傲的個性。通過集體舞蹈的訓練, 還可以不斷的提升孩子們的團隊合作意識, 使孩子們在良好德育浸染下, 健康的成長。
2. 幼兒舞蹈與編創教學中存在的誤區
幼兒舞蹈教學工作的主要目的便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當前在開展幼兒舞蹈與編創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 相對忽視了對孩子思維與肢體靈感的激發。甚至很多教師為了迎合家長們的期望, 一味的要求孩子們參評各種舞蹈獎項, 為孩子們日后的藝術道路做鋪墊[1]。但是過于追求功利性的舞蹈編創教學, 很難真正的注重對孩子們的啟蒙教育, 弱化了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審美情趣和情操, 很難真正的實現幼兒舞蹈教學工作的目的。與此同時, 幼兒舞蹈教育工作中, 舞蹈教師日漸傾向于青年化, 很多舞蹈教師雖然具備一定的專業基礎水平, 但是很難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與學習的需求進行舞蹈編創與教學, 忽視了幼兒的主體地位。
3. 啟蒙教育視角下的幼兒舞蹈創編與教學策略
3.1 利用有趣的童話故事, 提升幼兒舞蹈表現力
舞蹈教學工作本身便存在一定的趣味性, 能夠激發起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此外, 情節生動鮮明的小故事, 也是幼兒們喜聞樂見的重要形式, 教師們可以積極的將故事和舞蹈編創教學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聯系, 使孩子們在舞蹈學習與舞蹈動作中產生聯想, 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們記住舞蹈動作, 而且能夠激發起幼兒們的表演欲望, 在拓展幼兒聯想能力的同時, 促進孩子們的個性發展[2]。例如教學中國民族民間歌舞《小鼠上燈臺》時, 教師便可以將《小老鼠上燈臺》的故事講述給孩子們聽。這樣可以使整個舞蹈動作妙趣橫生。這個舞蹈中包括了小老鼠努力爬上燈臺的動作、貓咪準備抓住小老鼠的情節、小老鼠著急的情形、小老鼠滾下來的情形。整個情節妙趣橫生, 不僅滿足了孩子們的審美情趣, 通過教師的編創, 能夠有效的將滾、趴、跳等動作進行有機的聯合, 增強了孩子們的肢體發展需求。通過孩子們對動作的表演, 滿足了幼兒的表演欲望, 增強了孩子們的表演能力。
3.2 利用模仿性動作, 增強幼兒舞蹈感知力
幼兒舞蹈教學必須要結合幼兒的實際發展特點開展幼兒舞蹈教學。孩子們的肢體力量相對較小, 肢體還未發育完全, 很多舞蹈動作都不適合孩子們的學習。并且幼兒自身機體能力有限, 智力記憶功能相對較差, 很難記憶起連貫的舞蹈動作, 甚至很難完美的針對每個動作進行表達, 使得教師在開展舞蹈編創與教學工作的時候, 必須在降低難度的同時, 增強動作的趣味性。為了激發孩子們的聯想能力, 可以巧妙的融入一些模仿動作的內容。例如教師可以積極的在教學內容中融入一些小動作, 如小兔子、老牛、小鳥等肢體動作。并引導孩子們隨著教師的背景音樂來做這些動作, 不僅符合了幼兒的客觀審美需求, 而且能夠增強孩子們對事物的感知能力, 激發孩子們的舞蹈靈感。在一張一弛之間, 不僅展現了舞蹈的肢體動作, 而且體現了動作的情感。
3.3 利用舞蹈的背景音樂, 增強幼兒舞蹈素養
正所謂“載歌載舞”, 舞蹈與歌曲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組合。歌曲也決定了舞蹈的風格和情感, 在選擇舞蹈歌曲的過程中, 應該結合孩子們客觀的舞蹈特點, 將健康、活潑、有律動、有教育意義的歌曲融入到幼兒舞蹈編創中, 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們在蹦蹦跳跳中強壯身體, 而且通過活潑的旋律, 引發幼兒的美妙聯想, 通過歌詞的浸染, 陶冶幼兒的審美情操。在選擇舞蹈編創歌曲應該尊重以下原則, 首先, 便是舞蹈風格與歌曲風格相一致[3]。例如在選擇《寵愛》這一首歡快的歌曲時, 就應該編配歡快、輕盈的舞蹈動作。其次, 便是音樂結構與舞蹈結構相一致。通過音樂的起伏編排起伏不一的舞蹈動作。最后, 便是音樂的處理與剪輯, 可以積極的節選舞蹈中某一段, 開展舞蹈編排, 節省不必要的冗長情節。
總而言之, 幼兒舞蹈教學的意義重大, 不僅能夠促進幼兒的肢體發展, 而且可以有效的培養幼兒優美、清新的氣質, 提升幼兒的審美趣味。在啟蒙教育的視角下, 幼兒舞蹈教學編創必須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 將適合幼兒發展的內容, 積極的融入到幼兒舞蹈教學工作中。充分的利用故事、模仿等內容, 積極的針對舞蹈動作進行編創。高效的選擇舞蹈音樂, 切實的讓孩子們在跑跑跳跳中, 增強自身的舞蹈感知力和演繹表達能力, 切實的提升幼兒的舞蹈素養, 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許娜.淺析啟蒙教育視角下的幼兒舞蹈創編與教學[J]戲劇之家, 2017 (12) :245-245
[2]陳瀟屹.啟蒙教育視角下的幼兒舞蹈創編與教學探討[J]藝海, 2017 (1) :97-98
[3]賈佳.淺談幼兒舞蹈創編的教學方法[J]北方音樂, 2017, 37 (2) :156-156
下一篇:高校舞蹈教學的問題與改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