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漢朝簡牘隸書波磔變化的使用
漢簡書法是漢代唯一遺留的書法墨跡。其結體用筆自然、天真、生動、活潑的神韻,躍然在漢簡之上。而西漢早期隸書的書寫特征仍然沿襲著秦時古隸書風格特...[全文]
2021-01-11曲阜孔廟匾額的文化、藝術及歷史價值
曲阜孔廟與孔林、孔府并稱為三孔,孔廟起初只是“三間廟宇”,后因歷代統治者的重視,孔廟規模不斷擴大,成為全國最大的孔廟。曲阜孔廟現有的建筑群主...[全文]
2020-11-21王羲之的書法理論及其基本特征
唐太宗千方百計得到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真跡”后,即令虞世南、褚遂良、馮承素、歐陽詢等臨摹,分賜八大臣及皇子,世稱“唐人摹本”。自此,王羲之的《...[全文]
2020-11-21唐朝隸書的歷史價值與影響——韓擇木為例
韓擇木,昌黎人。具體生卒年月不詳,據考證,他歷高宗、中宗、武則天、睿宗、元宗之世,故人稱韓擇木“時更四紀,寵被五君”。唐玄宗開元年間,韓擇木...[全文]
2020-09-28時間和空間對顏真卿書法風格形成的作用
“時間”和“空間”都是抽象概念,一個表達事物的生滅排列,一個表達事物的生滅范圍。在歷史長河中,由于藝術家生活時代和個人成長經歷不同,又受到地...[全文]
2020-09-28當代小楷書法家應樹立的創作觀念
在當代小楷書法創作中,形象塑造的變新就表現為作品樣式的翻新,這屬于宏觀的作品整體營造。但是從傳統小楷的經典作品來看,它們的作品樣式并沒有太多...[全文]
2020-08-11王鐸的書法風格與書學思想
本文旨在從王鐸的書法風格、師承學習、書學思想、書學實踐四個方面分別進行論述,盡我所能將他書法風格和書學思想研究清楚,為日后的書法學習實踐做鋪墊...[全文]
2020-08-11文化社會學背景下潘伯鷹書法的特點與意義
本文從文化社會學視角探究潘伯鷹具有明顯時代特色的書法風格、理論的形成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的有意義傳播,而這一文化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其生平的...[全文]
2020-06-20漢代隸書的形成、特點及其風格影響
隸書在書法上有繼往開來的重要地位。眾所周知,隸書是相對于篆書而言的,歷史上也稱佐書、史書、八分。隸書之名源于東漢,隸書有秦隸、漢隸之分。...[全文]
2020-06-20提升師范生硬筆字書寫技能的思路與途徑
書寫技能是教師職業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硬筆字又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最常用的一種技能。因此硬筆字書寫技能將直接體現教師的職業素養,甚至影響到教師的...[全文]
2020-04-29楷書《古詩五首》的創作表達及體會
在歷史上,趙孟頫作為宋朝皇裔,而且還在士大夫階層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卻成為了屈膝仕元變節儒林的一員,時人為這種做法所不恥,加上人品與書品的結...[全文]
2020-04-29新時期書法藝術生產機制的內容與組織形式
“藝術生產”這個概念由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首次提出,馬克思在綜合人類各種類型的生產活動之后,在宏觀層面上把所有生產活動劃分為物...[全文]
2020-03-10唐代墓志蓋篆書題銘的分期、流變及藝術價值
曹魏時期,禁碑令起,人們為了銘記墓者的人事生平,將碑文篆刻的載體轉移到了地下墓穴之中,以墓志代替碑銘,這為墓志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完整的...[全文]
2020-03-10爨體字產生的社會條件與文化背景
自東漢末年至唐朝建立以來,中原戰亂頻發,大量戰亂移民遷徙至南中(今云南、貴州和四川西南部),來自中原的漢族與當地土著民族(少數民族,彝族居多)不斷相...[全文]
2020-01-17審美視角探討“丑書作品”層出不窮的原因
丑書現象的出現具有必然性。在當代語境下,尤其在西方美學思想和中國傳統美學二者交織影響下的書法毋庸置疑的成為了更為純粹的藝術。這集中體現在書法...[全文]